.jpg?1573123210)
近年來,一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建筑運動重新勾起人們的興趣。這項運動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間,通過勒·柯布西耶以及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婦的作品首次被人們熟知。伴隨著整體式的結構、模塊化的造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量,粗野主義突出了建筑的完整性。這場建筑運動的特征是粗糙、原始和純粹的表面,以突出所討論的事物的本質。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們,運用并發展了自己對這場現代運動的看法,紛紛創造出不同語境下的變式。
近年來,一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建筑運動重新勾起人們的興趣。這項運動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間,通過勒·柯布西耶以及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婦的作品首次被人們熟知。伴隨著整體式的結構、模塊化的造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量,粗野主義突出了建筑的完整性。這場建筑運動的特征是粗糙、原始和純粹的表面,以突出所討論的事物的本質。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們,運用并發展了自己對這場現代運動的看法,紛紛創造出不同語境下的變式。
2A大洲建筑獎為表彰全球范圍內的優秀建筑師而立,他們的建筑和藝術設計作品體現出能力,視野,才華和奉獻精神的完美融合。在主席、建筑理論家 Ahmad Zohadi 的帶領下,2ACAA致力于推動文化融合。希望人們可以對使用藝術創作和建筑為人類生存環境做出卓越貢獻的建筑師及相關作品表示敬意。
越南有著豐富的傳統建筑歷史,從龍屋,到夯土住宅,再到埃地族的連通高腳屋,無不顯露著鄉土建造方式和風格的積淀。而今,當代建筑師正致力于重新演繹傳統建造技藝,打造扎根于現代生活的新傳統住宅。
有中心的地方,就必然有外圍。 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著不同中心點的世界,圍繞這些中心的外圍邊緣不斷地擴展著,無論這一中心是政治,國家還是社會規范。 當然,它也可以是建筑實踐。 在一個復雜的,相互聯系的世界中,世界各地的建筑專業人士正在不斷地開拓新的外圍領域,以及在政治,文化和環境變化的影響下對如何進行建筑實踐提出新的視角。
近年來,那些被稱作“全球南方”的國家正面臨著經濟和社會挑戰,使得城市和城市環境發生了許多的變化。 許多的新興城市正面臨城市化、可持續發展、居民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還需要考慮如何堅持本土文化的發展。
年輕的建筑師們已經意識到,他們應當要去建造那種能扎根于特定場所,體現當地文化的建筑。通過發展新的類型,并使用當地的資源和材料,他們提出了針對特定地點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獨一無二的建筑。
(譯者:田山佳惠)
南非的建筑擁有著多元文化的歷史。作為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南非在一系列現代建筑和文化項目中建立了基于過去傳統的建筑技術。這些結構展示了南非的新設計方法,并嘗試了不同的形式和空間策略。
作為建筑師,策展人和讀者,我們致力于傳播建筑的最新趨勢,深挖世界上最好的建筑以,與使用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漢語的城市建設者們談天說地。但是,無論嘗試多少,我們總會忽略一些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知道的越多,就會越容易忽視。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一直在建筑行業享有霸權地位的性別和種族問題。其中,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現今作為建筑行業一大亮點的女性。事實上,這一群體在建筑業的存在并不顯眼高調。為了解釋這個我們懷疑在其他建筑相關行業中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將描述一個專業人士所在的建筑空間。